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审计热点 >

专家解读:被审计企业的性质是怎样的?

来源:中华第一财税网 发布时间:2020-06-23
了解被审计企业的性质有助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理解预期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
 
一、了解的具体内容
 
(一)所有权结构
 
对被审计企业所有权结构的了解有助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识别关联方关系并了解被审计企业的决策过程。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了解所有权结构以及所有者与其他人员或单位之间的关系,考虑关联方关系是否已经得到识别,以及关联方交易是否得到恰当核算。例如,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了解被审计企业是属于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属于其他类型的企业,还应当了解其直接控股母公司、间接控股母公司、最终控股母公司和其他股东的构成,以及所有者与其他人员或单位(如控股母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了解被审计企业识别关联方的程序,获取被审计企业提供的所有关联方信息,并考虑关联方关系是否已经得到识别,关联方交易是否得到恰当记录和充分披露。
 
同时,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可能需要对其控股母公司(股东)的情况作进一步的了解,包括控股母公司的所有权性质,管理风格及其对被审计企业经营活动及财务报表可能产生的影响;控股母公司与被审计企业在资产、业务、人员、机构、财务等方面是否分开,是否存在占用资金等情况;控股母公司是否施加压力,要求被审计企业达到其设定的财务业绩目标。
 
(二)治理结构
 
良好的治理结构可以对被审计企业的经营和财务运作实施有效的监督,从而降低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风险。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了解被审计企业的治理结构。例如,董事会的构成情况、董事会内部是否有独立董事;治理结构中是否设有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及其运作情况。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考虑治理层是否能够在独立于管理层的情况下对被审计企业事务(包括财务报告)作出客观判断。
 
(三)组织结构
 
复杂的组织结构可能导致某些特定的重大错报风险。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了解被审计企业的组织结构,考虑复杂组织结构可能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包括财务报表合并、商誉摊销和减值、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以及特殊目的实体核算等问题。
 
例如,对于在多个地区拥有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或其他成员机构,或者存在多个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的被审计企业,不仅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难度增加,还存在其他可能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复杂事项,包括:对于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和其他股权投资类别的判断及其会计处理;商誉在不同业务分部间的摊销及减值;对特殊目的实体是否进行了适当的会计处理等。
 
(四)经营活动
 
了解被审计企业经营活动有助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识别预期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主要交易类别、重要账户余额和列报。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了解被审计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
 
1.主营业务的性质
 
例如,主营业务是制造业还是商品批发与零售;是银行、保险还是其他金融服务;是公用事业、交通运输还是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等。
 
2.与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相关的市场信息
 
例如,主要客户和合同、付款条件、利润率、市场份额、竞争者、出口、定价政策、产品声誉、质量保证、营销策略和目标等。
 
3.业务的开展情况
 
例如,业务分部的设立情况、产品和服务的交付、衰退或扩展的经营活动的详情等。
 
4.联盟、合营与外包情况。
 
5.从事电子商务的情况
 
例如,是否通过互联网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以及从事营销活动。
 
6.地区与行业分布
 
例如,是否涉及跨地区经营和多种经营,各个地区和各行业分布的相对规模以及相互之间是否存在依赖关系。
 
7.生产设施、仓库的地理位置及办公地点。
 
8.关键客户
 
例如,销售对象是少量的大客户还是众多的小客户;是否有被审计企业高度依赖的特定客户(如超过销售总额10%的顾客);是否有造成高回收性风险的若干客户或客户类别(如正处在一个衰退市场中的客户);是否与某些客户订立了不寻常的销售条款或条件。
 
9.重要供应商
 
例如,是否签订长期供应合同;原材料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付款条件;以及原材料是否受重大价格变动的影响。
 
10.劳动用工情况
 
例如,分地区用工情况、劳动力供应情况、工资水平、退休金和其他福利、股权激励或其他奖金安排以及与劳动用工事项相关的政府法规。
 
11.研究与开发活动及其支出。
 
12.关联方交易
 
例如,有些客户或供应商是否为关联方;对关联方和非关联方是否采用不同的销售和采购条款。此外,还存在哪些关联方交易,对这些交易采用怎样的定价政策。
 
(五)投资活动
 
了解被审计企业投资活动有助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关注被审计企业在经营策略和方向上的重大变化。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了解被审计企业的投资活动。主要包括:
 
1.近期拟实施或已实施的并购活动与资产处置情况,包括业务重组或某些业务的终止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了解并购活动如何与被审计企业目前的经营业务相协调,并考虑他们是否会引发进一步的经营风险。例如,被审计企业并购了一个新的业务部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需要了解管理层如何管理这一新业务,而新业务又如何与现有业务相结合,发挥协同优势,如何解决原有经营业务与新业务在信息系统、企业文化等各方面的不一致。
 
2.证券投资、委托贷款的发生与处置。
 
3.资本性投资活动,包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近期或计划发生的变动,以及重大的资本承诺等。
 
4.不纳入合并范围的投资
 
例如,联营、合营或其他投资,包括近期计划的投资项目。
 
(六)筹资活动
 
了解被审计企业筹资活动有助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评估被审计企业在融资方面的压力,并进一步考虑被审计企业在可预见未来的持续经营能力。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了解被审计企业的筹资活动,主要包括:
 
1.债务结构和相关条款,包括担保情况及表外融资
 
例如,获得的信贷额度是否可以满足营运需要;得到的融资条件及利率是否与竞争对手相似,如不相似,原因何在;是否存在违反借款合同中限制性条款的情况;是否承受重大的汇率与利率风险。
 
2.固定资产的租赁,包括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进行的筹资活动。
 
3.关联方融资
 
例如,关联方融资的特殊条款。
 
4.实际受益股东
 
例如,实际受益股东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其商业声誉和经验可能对被审计企业产生的影响。
 
5.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
 
例如,衍生金融工具是用于交易目的还是套期目的,以及运用的种类、范围和交易对手等。
 
二、企业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在了解被审计企业的性质时,除查阅以前年度的审计工作底稿、与项目组成员或其他有经验的人员和行业专家讨论、利用业务承接和续聘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外,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运用的风险评估程序还包括下列方面。
 
(一)询问被审计企业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就被审计企业性质的六个方面询问管理层、治理层及被审计企业担任不同职责的人员,以全面了解被审计企业的情况。
 
(二)查阅文件和报告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查阅被审计企业的组织结构图、关联方清单、公司章程、对外签订的主要销售、采购、投资、债务合同等,以及被审计企业内部的管理报告、财务报告、生产经营情况分析、会议记录或纪要等,了解被审计企业的性质。
 
■本文由高顿审计师考试网转载发布,内容源自中华第一财税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关注微信公众号“审计师考试”随时随地掌握更多审计热点信息。